工业强市之歌越唱越响——柳州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城市竞争力综述
来源: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 日期: 2006-09-25 00:00 点击量:3841
柳州的工业强市历史就是品牌立市的历史。柳州山美水美歌更美,唱得最响亮的当数“名牌之歌”。
建国后“绒毛鸭仔初下河”的柳州工业,一开始就崭露品牌之头角。
1950年柳州第一家实行民主管理的试点工厂柳州农械公司,其生产的汽油机和不断创新的产品常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好评。此后,柳州工程机械厂、柳州钢铁厂、柳州汽车厂、柳州电机厂、柳州市空压配件厂等企业的产品,也不断刷新着柳州工业品牌的历史记录。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柳州的“名牌之歌”唱起了“芝麻开花节节高”,使柳州成为轻重工业齐扬名的城市,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工业产值首过百亿的地级市。
柳州第二空压机厂生产的无油润滑空压机1983年获国家银质奖。1985年,柳州卷烟厂生产的卷烟获全国卷烟工业第四协作区一等品;“花篮”牌童套将获国家银质奖,“都乐”牌冰箱、冰柜,“双马”、“佳力”、“龙城”牌电扇被评为广西“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鱼峰”牌525R型普通硅酸盐水泥获国家金质奖。1992年,柳州汽车厂的柴油自卸车和加长带卧铺柴油载货车分别获国家金奖与银奖;“五菱”牌汽车被评为全国公认名牌产品。1994年成为柳州工业产品品牌发展史上的高峰期:“五羊”牌、“鱼峰”牌水泥与“芭蕉”牌氧化锌等9种产品14次获得国家金质与银质奖,“花篮”牌系列服装产品、“环宇”牌空压机等74种产品80次获部优质产品奖。
1994年后我市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一些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退出。但是“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浅湾又多”,在进行改造提升后,柳州又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拥有名牌产品数量最多的地级市,可谓“你歌哪有我歌多”!
目前,全市拥有4个中国名牌、7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60个广西名牌产品、8个广西优质农产品,3个品牌入选2004中国最有价值品牌,1个品牌入选中国公众最喜爱的十大民族品牌,11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涌现出柳工、五菱、两面针、金嗓子、花红、鱼峰水泥、欧维姆、凤糖、华锡、凯迪电梯、精柔印机、长虹数控等知名品牌。上汽通用五菱微车市场占有率跃居国内同行业之首,柳工装载机产销量排名全球第二,欧维姆的预应力锚具等产品竞争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华锡的锡、铅、锑、铟年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两面针跻身国内三大牙膏品牌之列。东风柳汽的龙卡、风行成为市场畅销车种。截至2005年底,我市获得名牌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的企业总产值为43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3.1%;利税总额为46.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63.7%;出口创汇为20700.3万美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创汇的63.6%;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2.6%。
“鸭子水面打跟头,大船水面起高楼。”不能保持品牌科技含量的领先,品牌只能昙花一现,像鸭子在水面打个跟头而已。我市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一大批品牌的衰落,归根到底就是没有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更新。我们要让高科技含量品牌为柳州经济“起高楼”。
目前世界品牌价值排行榜的前7位中有5位是高科技产品。我市必须把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产品质量和品牌实力的根本途径,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体系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两面针牙膏、柳工机械、金嗓子喉片、五菱汽车、东风汽车、OVM锚具等名牌产品的龙头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流动,加快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鼓励拥有名牌产品和商标的企业加快建立面向市场的现代营销体系,利用国际互联网以及代理制、买断经营、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不断加大企业产品和服务推向国内外市场的力度,打造“柳州创造”的城市品牌。
当柳州唱完品牌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城市梯度发展之歌,山歌“上天能赶乌云走,下地能催五谷生”,整个城市将生发前所未有的“柳州创造”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