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搭乘电梯,他的“职业病”就会犯:查看检验标识,感受振动频率,仔细辨听声音。和电梯打交道近20年,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电梯检验部副部长罗智菲说,能及时发现并解决电梯存在的隐患,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他心里,这不仅是本职工作,更是为千千万万生命筑起的安全屏障。 1995年从广西工学院机械专业毕业,罗智菲进入原市五交化公司的电梯班。由于电梯也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图纸一摊,部件一看,他很快掌握了电梯的工作和维修原理。“2004年到市特检所工作时,全市的电梯数量还不到1000台。现在全市在用的各类电梯有5000多台,每年还在以800台左右的速度增长。”罗智菲表示,经他检验的电梯已数不清,但每份检验报告出具所需经历的每个步骤均熟稔于心。除了检测机房、控制柜等运行情况,还经常要进入井道进行全面检查。 “长时间待在密闭空间里容易产生不适,而我们的检修正需要电梯放慢速度。”罗智菲说,马鞍山观光电梯的空间深度达 170米 ,这也是他检验过的运行高度最高的 电梯,正常乘坐登顶需1分钟左右,而电梯检验则要花上20多分钟。 罗智菲所在的电梯检验部有11人,均为男同志,承担着全市各类电梯的检验。每天繁琐、重复的检验工作在罗智菲看来并不枯燥,因为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总能挑起他钻研的兴趣。手中的检验规范书早已被翻破,而每一次打开又总能发现可以继续完善和提升的地方。作为市特检所的电梯检验技术骨干,罗智菲2010年曾代表市特检所参加广西特检技能大比武比赛,并荣获团体和个人第一名,并先后被授予柳州质监系统先进个人和自治区质监系统“十一五”人才强检先进个人称号。 2009年起,国家新的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不断颁布,罗智菲承担起依据新规制定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作业指导书的任务,不仅为我市规范电梯检验行为提供了范本,也有力地保证了检验的工作质量。除了一线检验,罗智菲还十分重视理论知识学习,攻读了天津大学的工程硕士,结合电梯检验工作撰写了不少论文,并提出了如通过巧妙改动线路提 高电梯安全性能等可行性措施,其中针对电梯人体感应安全保护装置的研究,更填补了现有电梯在轿顶和底坑人体安全保护的缺陷。“每次看到电视上报道的电梯事故,我都会习惯性地分析原因,寻找解决规避的技术办法,举一反三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罗智菲所做的每一件事虽平凡却关系千家万户。在他与检验队伍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各类电梯总体运行情况良好,近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